查看原文
其他

东莞李家军校长:坚持教育自信,建设书香校园,再造书香门第

宣导中心 道中书院 2022-05-2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引言




   为更好引导各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更好全面深入了解“经典诵读进课堂”的基本理念、心法实操、落地与推广,2020年3月下旬,道中书院推出“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系列宣讲,适合零基础听众,普及基本理念,建立基本认识,学会基本方法、激发基本兴趣。本文是4月12日东莞李家军校长的分享《建设书香校园,再造书香门第——我的读经教育实践与推广之路》宣讲文稿。

   文字录入:芜湖杨敏

   修订:李家军(2020.04.24)






01 教育自信




何谓“书香”?书香不是香水,纸香和墨香。古人为了保护书籍,在书柜和书本中放了一种草本植物,芸香草,可以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香味不断。香味散去放到太阳下一晒,又可以焕发香味。
 
什么样的书才值得用芸香草来保护珍藏呢?有永恒价值的书才值得这样保存,我们称之为经典,只有经典才值得这样储存。读这样的书,才称得上是读书人,这样一种培养人才的教育,我们称之为读经教育。


读经教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才接触到的。当时在读大学时就接触到“读经”这个词,印象不深也不屑一顾。在学中国教育史的时候,讲到民国初期中小学一律废止读经这一历史事件,当时觉得废止读经是对的,中国古代四书五经是落后的,中国传统教育也是落后的。
 
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的认知,我大学本科所学专业是教育学,教育学有两门功课是必修的,一门是中国教育史,一门是外国教育史,到现在还没弄明白,为什么学校先开外国教育史(大二),再开中国教育史(大三),所以我们很多同学都是先入为主,认为外国的教育太好了。
 
在外国教育史这门课中,学习了很多外国教育流派,认识了很多外国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爱尔维修,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乃至于后面的杜威,皮亚杰,蒙特梭利,马卡连柯,霍姆林斯基……这些名字对我们来说都是如雷贯耳。到了大三再来学中国教育史,已经引不起我们的兴趣了,并且书中很多内容都是文言文,也看不太懂。再加上当时是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对于本国的教育非常不自信,总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好。当时我本人对于中国教育史这门课是没有好好学习的,不感兴趣,更谈不上去研究,后来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也是一度非常迷茫,我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到底要给孩子教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
 
直到2001年,我工作于东莞市长安第一小学,开始接触古诗文诵读,才豁然发现,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行,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是有独到之处的。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很伟大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史是很辉煌的。中国除了应该有文化自信,还应该有教育自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伟大的人物,也出现过很多伟大的著作,这些著作包括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经济科学等,这些优秀的人物和著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过,这足以说明中国的古人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存在的,这种方法是什么呢?
 
2004年6月,我很有幸也很偶然地接触到了一张光盘,这张光盘让我首次接触到了读经教育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去实践去推广。这张光盘就是王财贵教授的《一场演讲 百年震撼》。如果在线的师友还没看过这场演讲的,我建议您一定要看一看。花两个半小时,你一定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当年学的中国教育史课程将近100个学时,还没有这两个半小时的收获大。
 
后来我又不断地反复听,还拷贝到了汽车音响上,开车的时候一边开一边听,一共听了将近两百遍。当时听完第一遍以后就立刻马上组织了全体老师来听,因为刚好我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我选了一个晚上7:30-9:30,要求全校老师集体来听这场讲座。当时有一位数学老师很不高兴,私下抱怨说,这样的讲座语文老师听就行了,我们数学老师,还有别的科目的老师就不用来凑热闹了。
 
没想到听完讲座之后,第二天第一个跑去书店买《论语》的,就是这位数学老师。他的孩子刚好上小学高年级了,再不读《论语》就来不及了。后来我们在全校开展经典诵读,每天都读《论语》,但很多老师觉得这样还不够,希望学校再开设一个教职工子弟的读经班,让教职工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再多读一点经典。于是就有一共二十几位的教职工的孩子,每个星期再多抽出两个晚上时间来读经典,同时这个教职工子弟读经班还吸引了一些别的家长把孩子也送过来开小灶。
 
所以读经教育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乃是所有老师所有家长的事情。因此,在我十九年的实践与推广经典的教学工作中,始终不离全体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他们是我的亲密的合作者。十九年一路走来很辛苦也很充实,不仅自己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还应邀到全国各地去推广和宣导,因为自己当了八年语文教研员的特殊身份,更有利于我的推广。前后有数十所学校把经典诵读引进了课堂。
 
各位,全国的语文教研员有好几千人啊,如果全中国的语文老师们都来研究读经教育,都来倡导读经教育,那么中国的教育一定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到来的时候,读经教育真正的春天也就到来了,读经教育重回体制的理想也就实现了。当然,这一天也确实是不容易,要想让语文教研员或语文老师们都来推广和倡导读经教育是非常不容易的,乃至于让一些名校的校长和老师们来推广读经教育也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现在国家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教育官员、学校领导、老师暂时没有做或暂时不愿意做这件事。
 


02 读经教育的历史沿革




为什么说读经教育重回体制?我想,因为它本来就存在了几千年,读经教育它不是现在这一个时代的产物,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创造和发明,乃是我们中国实施了几千年的,为历朝历代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的一种教育。有的老师或家长因为他不太了解历史,往往会质疑,或者虽然感兴趣,但不太能了解到底为什么要让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去读一些连我们大人自己都读不懂的经典。
 
我在推广读经的过程中,也会跟大家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读经教育所经历的五个阶段:我简单归纳为读经教育的萌芽、发展、鼎盛、衰落、回归共五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萌芽时期中国有文字的记载大概是四千多年,从西周时代起,教育逐步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中国历史上向来重视教育,但是关于读经教育,历史越往前,我们知道的就越少。
 
我们可以从现存的记载和流传下来的教材来看,西周以来到两汉,是中国经典教育的萌芽时期。因为史料不详,我们很难了解到读经教育的全貌,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时期读经教育的特点是集中识字为主,进而诵读经典,并且传递伦理道德思想
 
这里请大家务必注意,中国古人是非常重视儿童的识字的,识字主要方法就是集中识字。当时很多重要人士都出来编写儿童的识字教材,包括许多著名的学者,官员,都参与了儿童蒙学识字教程的编写,比如秦朝的宰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这些官员们都亲自出来编写教材,朝廷高官亲自出来编写儿童的教材,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儿童教育是非常重视和十分谨慎的。
 
当时流传下来许多儿童教育的教材,其中有一本非常著名的西汉史游撰写的识字书籍《急就篇》,全书一共2140个字,大致是把当时常用的汉字分类编辑成三言、四言、七言等,方便孩子去记诵。当时的孩子在入学一年至一年半后,通过反复诵读这类富有韵律的书籍,就可以集中认识两千多个汉字。
 
这样的识字方法,相比现在我们的语文教育识字方法,效率显得高很多,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孩子的识字方式还比不上两千多年前的识字方法。经过识字后,孩子们开始读《孝经》、《论语》这些儒学经典,也是诵读为主。说明诵读经典这种教育方式早就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上。
 
第二个阶段:发展时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本书,叫做《千字文》,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经典教育的一个转折点,《千字文》这本书堪称是古代经典教育的杰作,作者是梁武帝时代的周兴嗣,这本书不仅是古代高效识字教材的典范,而且它还是代代相传的经典的书法作品,历代的大书法家都书写过《千字文》,如王羲之、欧阳询、智永和尚、赵孟頫等。
 
作为一本蒙学的识字教材,《千字文》被誉为传统识字方法的集大成者。它的原因在于这篇一千字的文章,以四字一句的韵律形式将全文分为天文地理道德,社会历史以及日常生活等等诸多类别。它将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韵语识字、归类识字等等这些方法融为一体,其匠心独具的写作方法令人拍案叫绝。
 
从传统读经教育发展史看,周兴嗣的《千字文》做成后很快就流传开来,从南北朝一直到清朝末期,《千字文》成为了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通用识字教材,乃至于到现在,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很多的出版社在竞相出版。很多的孩子依然在诵读这本识字教材,一本识字教材流行了超过一千五百年,而且不衰。这个事件堪称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魏晋南北朝经过经典教育相对兴盛的时期之后,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经典教育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以私学的方式存在于民间,但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唐五代的读经教育仍然是以读经为重,兼习历史掌故和道德教育。
 
第三个阶段:鼎盛时期。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儿童读经教育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儿童除了诵读四书五经这几本经典之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几本非常重要的识字教材,《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两本教材和《千字文》一起并称为三百千。
 
到了清代,有位秀才叫李毓秀,他在教书的过程中就编写了一本教材,叫《弟子规》。这是一本可与《三字经》相媲美的蒙学经典教材,全书共360句,1080个字。在清朝,一些私塾和义学,都把《弟子规》列为儿童的必读书。这一本书,它的内容倾向于生活起居、行为举止、处世之道等。当时我所在的学校也是这样,把这几本书背的滚瓜烂熟,特别是《弟子规》。背了《弟子规》,我们还要求按照《弟子规》的内容去力行。而社会上也有很多的公司、单位有一段时间也是非常重视《弟子规》的学习。
 
在东莞,我的一位朋友,他开了一家公司,他要招一个客户总监,他的招聘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熟背《弟子规》,如果符合这个条件,他开出来的年薪是十八万。十五年前,年薪十八万是很高的了,但是这么高的年薪,没有一个大学生符合条件。因为没有一个大学毕业生会背《弟子规》,都没学过,不知道。这是真人真事。
 
在北京,也有一家公司,公司的待遇也相当的好,据说他新招的员工第一个月,就是学习和背诵《弟子规》,一个月满了之后,自己说我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做到就留下来工作,结果所有留下来的员工都能按《弟子规》为人处事,这样的公司是不用管理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按照《弟子规》自我管理,也不用打卡,也没有人偷懒。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管理的成本,增加了公司的收益。
 
第四个阶段:衰落时期。中国传统的读经教育历经了两千多年,可以说走过了一个曲折艰难,跌宕起伏的过程。当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传统读经教育开始走向衰落。当时,人们都在思索,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在哪里,中华民族将向何处去?
 
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许多仁人志士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开始上下求索。一些文人,特别是海归派的学者,他们先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原因,发现中西文化差别真的非常大,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于是,几何物理化学这些学科从西方引入,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因为汉字和汉语造成的。要想挽救中国,就必须从改革汉字和汉语教育入手,甚至有人当时还喊出消灭汉字的口号。
 
到了清末民初,兴起了新式学堂、废私塾的浪潮。在新式学堂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蒙学识字教材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单字、词语、或浅显的白话文为主体的识字课本,比如上中下,人口手,山石田土,日月水火等看图识字,或者小鸟飞,小狗叫,小猫小狗这样的白话文儿歌。当然,在一些乡下的私塾,依然还采用像三百千、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作为教材。
 
有一个日子大家要记住,1912年1月19日,这是中国经典教育的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了一个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清末各学堂均改为学校,学校里面读经科一律废止。后来,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这个事件就是所谓的废读经事件。
 
由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知道,中国古代儿童读经教育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被废止了,传统蒙学教育的方法在民国时期逐渐荡然无存。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响彻中国大地。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五四时期的这帮人几乎全面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统蒙学读物连同四书五经一起,推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
 
另外在语言文字方面,当时全国上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文逐渐替代了文言文。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在儿童启蒙教育上,传统经典再也没有得到重视,传统蒙学读物以及四书五经这些经典逐渐远离了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视野。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几代中国人,已经不知道传统经典为何物,没见过,也看不懂。
 
几十年来,学校的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改了又改,我们几代儿童都成为了教学改革的试验品。相比较中国的古人,教材一用就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种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第五阶段:回归时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当经典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七八十年后,人们才逐渐从历史的迷雾和现实的误会中逐渐清醒过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各种经典诵读、蒙学热、国学热持续不断直到九十年代乃至新世纪初,人们发现一个现象,蒙学读物和经典读本在新华书店悄然出现,包括现在走进任何一个书店,经典读本那是琳琅满目,这些经典读本逐渐地进入了少部分学校和少部分家庭。
 
由此看来,传统国学经典和蒙学经典读物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老祖宗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和教育传统确有其长处和优势。不但抹杀不了,反而会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03 读经教育是教育传统

             也是教育未来




我自己从2001年开始接触古诗词经典诵读,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先是组织学生诵读古诗词,唐诗宋词,要求小学生毕业前至少要背诵三百首古诗词,还有些小古文。
 
后来就过渡到读《论语》《大学》《中庸》《老子》《易经》等等,整本整本地读,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识字量非常的大,一年级就能读五六年级的课本,老师教学非常轻松。当时我们的小学毕业班,是不用补课的,别的学校都在补课,我们几乎不用补课,我们的成绩照样名列前茅,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的减负高效。
 
所以我常常说,读经教育是减负的至要法宝。一所学校开展读经教育,特别是从一年级开始读经的学校,根本不用担心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用担心毕业班的学生成绩——绝对不会差。我们学校一开始开展读经教育就是全校性的,不需要做实验,当时我是用一个市级课题来带动,我亲自担任课题主持人,语文老师作为骨干力量,全体教师参加。那时全中国还没有这样大规模地开展读经教育,我们就已经开展的不亦乐乎,开展的如火如荼。
 
我们的学生背诵经典的热情可以说是极其地高涨,我们有诵读,有检测,有总结,有反馈,每年举办一次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节,为期一个月。诵读节最后会有一场读经诵读成果展示的活动,来展示我们的读经教育成果。
 
开展经典诵读之后,我们的孩子有什么变化呢?他们表现如何呢?我经常会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件。有一次,深圳市有一位著名的名教师来到东莞我们的学校来听课指导,我们的孩子诵读经典,以及孩子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完全超出他的预料和想象。他当时当着三百多名与会者的面表扬我们的学校,这位名教师德高望重,他从来不喜欢说大话,很少在公共场合表扬哪一所学校,但那次他却毫不吝啬地盛赞和表扬。他说,你们的孩子已经超过了深圳市的孩子,这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其实我们这所学校只不过是东莞的一所乡镇学校啊,大部分孩子的家庭背景很普通,以外来务工的家庭为主。深圳是经济特区,是教育强市,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读经教育,哪怕是一所乡镇学校或是乡村学校,这样的学校接受读经教育的孩子,他们会表现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谈吐不凡,往往让人目瞪口呆,让人叹为观止。
 
我在学校持续开展了七年的读经教育,直到后来调走了,学校依然在坚持,坚持到现在,越做越好,成为了当时最早的读经示范学校之一。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像现在河南省的信阳春华学校一样了,经常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来访者,包括省内各地,周边省市,湖南,广西,江西,甚至香港的一些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们。可以说是络绎不绝,那时(十几年前)还没有微信,智能手机也没有普及,在那样资讯并不怎么发达的时候,我们原本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学,却因为读经教育而声名远扬。
 
当然,在十几年前开展读经教育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毕竟我们是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时冒了很大的风险来做这件事,也被很多人质疑和不看好。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太多人对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不怎么了解,导致了太多的误解误会,甚至无端的指责和批判。因此,当我们梳理完我们教育的传统之后,一定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原来的教育是如此的辉煌,我们理应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我们应当要继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十几年前,国家有关经典诵读的文件和政策还很少,非常少。所以我们在推广经典教育的时候,有人质疑,甚至有人批判,那个时候都是很普遍的。当时我们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的感觉,但是我坚信总有一天,国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来支持读经教育。
 
这一天终于到了,2018年9月25号,我们国家的教育·部下发了一份重磅文件——《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这一份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包括幼儿园,包括大中小学,当时我第一时间看到这份文件的时候,真的是热泪盈眶。我们的教育·部做了一件破天荒的大好事,这一天我们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
 

除了教育·部的文件,还有中·央两办的文件,以及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的相关文件支持经典诵读,很多学校相继开展经典诵读之外,咱们这次直播课程的主办单位——道中书院,还专门汇编了经典诵读《形势与政策》这本书,所以我也经常给一些校长推荐这本书。
 
那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推荐道中书院汇编的这本书,专门汇编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你读完了一定会理直气壮地去推广和号召更多学校更多家庭来诵读经典,这本书最好我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人手一册,我们的家长也人手一册,最好成为每一位校长案头书的标配。
 
当然社会大众也是有疑问的,我也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被问到的经历。这个问题就是,人家国外也没有读经典,也没有读四书五经,人家一样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甚至更多。这么一问,往往很多人被问倒。
 
关于经典,我们不能眼光短浅只有中国才有,我们东方有圣人,西方也有,中国有经典,西方也有。西方具有永恒价值的书籍就是他们的经典,英文叫做Great Book,伟大的书,杰作。美国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他认为,真正的西方教育等同于学习西方的经典,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读过西方的经典著作,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称为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按照他的逻辑,一个中国人,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中国的经典著作,同样地,也不能称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哪怕你博士毕业,你一本中国经典都没读过,你不能称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国外的私立学校,贵族学校,教会学校都有经典的教育,而最差的学校一般都是公立学校。我们国家现在引进的西方教育的版本一般都是西方公立学校的,是属于比较差的。西方的公立学校和中国当前的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他模仿的是工厂,进行大批量流水线教学,成百上千人,一个班级五六十人,甚至一百人的大班都有,而我们现在还在进行扩容、整合、联合办学,美其名曰是整合资源,提高质量,其实就是想求快求大,求高效低成本,这种多快好省的教育注定是牺牲大多数学生的低质量的教育。所以西方最好的学校往往都不是大规模的公立学校,往往是小规模几百人的私立学校。
 
所以要研究西方最好的教育,不是去公立学校,而是去私立学校、教会学校。西方精英家庭大都是把孩子送去私立学校,比如美国绝大多数历任总统,像克林顿、奥巴马、特朗普以及美国一些政要议员等等,大都是把孩子送去私立学校,就是为了要让孩子在那里接受最优秀的教育。
 
而最优秀的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并不了解,一个优秀的教育一定要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教材与内容一定要包含经典。就好比闻名全球的学校——伊顿公学。伊顿公学的学生是要诵读经典的,这样一所学校,培养了英国历史上无数的首相科学家作家诗人贵族。这一所学校,虽然添加了很多知识技能的学科,但是直到今天,依然保留了诵读经典的传统,保留了他们认真学习西方经典的优良传统。所以这就是真正的贵族教育,真正的优秀的教育。
 
第二,教师队伍一定要由有经验的长者和博学多闻的智者组成。一所优质的学校老师不能全是年轻人,一所真正优质的学校它的师资队伍中一定要有长者和智者,老中青结合的学校才称得上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才称得上是一所优秀的学校。
 
第三,师徒传承,因材施教。大班制的学校是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如果一所学校,每个班级七八十人,上百人,如果说是优质的学校,我也是不相信的。
 
第四,以世世代代被证实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和学习法为主。不是整天喜新厌旧,贴标签搞改革,这都不是优秀教育的特质。
 
这四个特征就是西方私立学校的传统,也是中国两千多年以来读经教育的传统。而我们现在反观中国无论是私立学校也好,公立学校也好,大多数并不具备这些优良的传统,
 
我们现在选择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家长选择好学校看什么?可能更多的是看硬件投入,投资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校园几百亩,校舍建设富丽堂皇,什么国际化双语教育,外教,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等等,都是一些崇洋媚外的教学思路,其实这些没有哪一条是跟优秀教育真正有关的。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宣称优质教育的学校,真正走进去看就会了解到,其实就是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一书中阐明了一个指导方针,他说,如果我们要研究中国的教育,我们抛开了中国的传统,那就不可能把握中国教育的精髓和本质,也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很多人都可以说出一千种不满,各种不满意,似乎大家都是教育家,都在那里批评。但是中国当前的教育,它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大家都有把握到了吗?你把握到了吗?我把握到了吗?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就是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来改去,我们几代的孩子就这样成为教育改革的牺牲品,这是在折腾教育。
 
当年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不是搞过一阵子校园集体舞吗?学西方学欧美,体育要搞创新,于是组织我们的体育老师集中培训,组织中小学在校园里男女配对,跳慢三慢四集体舞,要去全国推广好不热闹。结果没多久搞不下去了流产了。我就在想你学什么西方国家跳集体舞,把中华武术太极等引进中小学,比慢三慢四不知道好多少倍。特别是一些武术做的比较好的大省,你让他们跳什么慢三慢四呢,放着我们最好的传统的体育项目不好好去弘扬,非要引进一些西方的东西,难怪不得人心,最后绝大多数学校都不想开展,最后不了了之。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我们没有继往就想开来,没有继承就想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所有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语文教育的改革,如果抛弃了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光是盲目地学习西方,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所以,最近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教材吸取了教训,在教材当中开始认真继承传统了,教材当中增加了大量的古诗文,而且我们在用高考来撬动语文教学的改革,高考中文言文经典的分数与比重是大幅度提升,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不得不重视孩子们对于经典的学习,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不让我们的孩子读经典,那是要吃亏的。一个不读经典的孩子,至少将来的中考高考,他会吃亏不少。
 
关于中华的经典,不妨来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软银集团的第二号人物,北尾吉孝,写过一本书《从中国古籍获取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在这本书中强调,汉字是中国给予日本最宝贵的财富,中国的古典是日本教育的根本。这句话足以让中国许多的教育专家汗颜。我们很少听到哪一位中国教育的专家说中国的古典是中国教育的根本,而一个日本人,竟然这样说。所以北尾吉孝这个人,很了不起。他还说,如果没有中国古典作为根基,日本百年前不可能那么迅速地崛起。更加不用说脱亚入欧。所以他建议日本人,无论什么年龄性别学历,都应该从头再好好地读一读中国的经典。
 
日本人这么说,其实他们确实也是这样在做,日本的一些幼儿园,中小学也在学习我们中国的经典,在读我们的唐诗,我们的《论语》,包括很多幼儿园都在背诵《论语》,而我们的很多幼儿园却在看动画片。一些幼教专家依旧在反对幼儿园诵读经典,甚至反对幼儿园认字。所以很多幼儿园墙上宁可有花花绿绿小猫小狗,就是不允许教室里走廊上挂一个汉字,否则在检查的时候就可能会被扣分,被要求整改。
 
不过,也有些幼儿园的园长逆行而上,敢于在园里开展经典教育,三月份在道中书院的直播课程中,有好几位园长都做的非常好,她们把幼儿园办成了经典幼儿园、国学幼儿园,太了不起了。我自己也曾经在好几家幼儿园开展过经典诵读,开展的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读经是偷偷摸摸的。现在中小学读经可以光明正大理直气壮,但是在很多地方,幼儿园读经是不能过于声张的,园长们怕被扣上帽子,什么帽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帽子。那一些幼教专家最喜欢折腾幼儿园的吃喝玩乐,对于读几本经书他们却无比地反对,我曾经推动的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就很无奈,幼儿园读经已经读了十几年了,非常好,家长也非常支持,幼儿园也是一位难求,但是每年她们都要做几次同样地动作,藏经,把经典藏起来,把经典用书皮包起来。因为幼儿园每年都有几次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来之前,她们就要把这些经典先包起来藏在柜子里面,园长开玩笑说,每次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她们就感觉像鬼子进村一样。赶紧把经典藏起来,把墙壁上的字卡都收起来。等他们走了,再继续读经典,继续认汉字。对于这些幼儿园园长们我是相当相当地佩服。
 
有人会说,经典过时了,孔孟学说过时了。其实说这些话的人,他是不懂得中国的文化,不懂得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不变就是法则,就是经典,我们运用经典的法则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我们现在有人天天把创新挂在嘴边,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每一所学校都在搞创新教育,请问大家真的创新了吗?我们这多么年,培养出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的海归派基本是学应用科学,一个人文底子不够深厚,一个人文底子薄弱的科技工作者,他能有多大机会去创新呢?他又怎么能获得诺贝尔奖呢?
 
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解放前,最早的一批留学生,包括胡适之、钱钟书、杨振宁等等,这些人他们出国前就已经接受了中国的经典教育,他们小时候是在私塾的学堂里饱读经书,出国之前他们也没接受过什么科学教育,但是他们到了海外留学的时候,他们广泛涉猎西方的现代应用科学知识。所以,他们是以不变应万变,最终成了学贯中西的杰出人才。

而现在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去了英国美国这些国家,这段时间国外疫--情很严重,我们才知道送去英国美国的这些留学幼童竟然有好几万人,平均年龄才12-15岁的孩子。这些孩子被他们的家长送去英国美国留学了,被称为小留学生,这些小留学生和清朝末年的留美幼童年龄差不多(清朝留美幼童平均年龄是12岁)。
 
当年,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仅仅是120名学生,去美国留学,这些学生和现在去英美留学的小留学生们不一样,他们在出国留洋前基本上已经饱读经书,大多有一定的中华文化打底。
 
尽管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但他们的骨子里是爱国的,所以这120名幼童后来大部分都回到了祖国,报效祖国,这一批孩子最后大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而现在的这些同龄的,多达几万人的留学英美的小留学生呢?我不敢展望,也不想展望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
 
我们现在很多人往往认为英国的教育很好,美国的教育很好,其实判断一个国家教育的好坏不是看它一时的强盛。现在的美国也有重重的危机,金融危机下10%的人会失业,事实上美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已经大不如前。我们与其盲目地羡慕他人,还不如回过头来,把信心留给咱们中国自己吧,因为咱们现在正在走上坡路。
 
还有一种价值观,认为解放前的中国很落后,所以解放前的中国没有可取之处。其实在历史上80%的时间里,中华民族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民族,哪怕在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还是世界第一(直到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靠的是什么呢?教育。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这个国家老早就灭亡了。
 
我们曾经暂时地走在低谷,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教育和文化的错误。几千年的泱泱大国,暂时走入一段时间的低谷算什么呢?虽然走入过低谷,但从来没有灭亡过,也从来没有丧失信心。
 
纵观全世界的文化和文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是全世界唯一流传至今没有消失和断绝的。传承中国文化的中国教育就是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读经教育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未来,无论是回归传统,还是继往开来,唯有读经教育。
 


04 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该怎么实现教育的理想呢?我想从语文教育、品德教育、家庭教育这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下我认为的教育的理想境界。
 
首先,我们来谈谈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曾经有这么一首诗写到:
一群乌鸦噪晚风,诸生齐放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三字经完翻鉴略,千家诗毕念神童。
其中有个聪明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这是一副很生动的过去孩子读书的场景。每个孩子各自拿着自己的读本,放声读起来。上学就是读书,没有课外作业,以前的人读书,那是何等地快活啊。古往今来,只有现代的中国的孩子才有这么多的课外作业,甚至作业做到十一二点。我认为这是很不人性的,我读小学的时候从来没有课外作业,放学后回到家里就不应该再有任何的作业。
 
这首诗里的这群孩子,有读百家姓,有读千字文,有读三字经,还有读大学中庸的。从这首诗中,我们品味到的是,以前读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枯燥那么乏味那么死板,反而是无比的快活。所以我们现在读经也不要那么死板,本来读经就是很活泼很自在的,但是现在有的人在学校推广读经,搞得道貌岸然,搞得高高在上。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我向来号召老师和家长,教孩子读经要自然活泼,千万不要死规矩死教条太多,不要死气沉沉,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
 
曾经有一个读经推广人士,他推广了几年效果不佳,也搞得自己穷困潦倒。后来我们和他接触才发现,原来他处处表现出居高临下,高人一等的样子,要求孩子读经有很多仪式很多规矩:经书不能放地下,不能夹在腋下,经书不能卷起来,读经必须要诚心……,孩子们都受不了,都被吓跑了。
 
所以我们强调生活国学,国学就在生活里,哪里都可以读经,在厕所里,在食堂里,都有孩子在读经。有个参加我们读经夏令营的孩子,争分夺秒读经典,上厕所和排队打饭的时候手里都拿着经典在读。这哪里是我们要让孩子们读经,分明是他自己已经爱上了读经,他自己有这个自觉性主动性去读经典,有这样读经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这首诗提到的这些经典,还有一些没提到的,《老子庄子选》《易经》《诗经》等等,这样的经典,每一本都是经过时空检验,可以陪伴我们终身并受益无穷的经典之作。
 
历代文化名人没有哪一个不是从小就饱读这些经典长大的,远的不说,只要我们回顾一下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那些著名的学者,他们小时候接受教育的状况,就会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是按照当今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他们小时候甚至没有学过一天的白话文,甚至没有学过一天类似于当今的语文课本。但长大后,他们的语文水平是现在的很多白话文作家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近百年来,我们抛弃了这些经典教材,改成各种新式的教材,结果怎样,现代人的语文功底远不如过去,甚至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以前的人读书十年就能成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现在的人读书十年只能算是脱盲的水平。
 
古代的私塾先生并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不像我们现在要读四年大学的师范本科,但是因为这些私塾先生自己也是读着这些书长大,教孩子的时候还是读这些书,所以大部分的私塾先生也都是满腹经纶,他们可以吟诗作对,按照古代的私塾先生的标准,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名教师,语文特级老师,恐怕也未必能够胜任。
 
现在很大一部分的语文老师,如果回到过去,去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应聘一个私塾先生,可能都不一定应聘成功。书法不行,对联不会,讲话不行,肚子空空,写个求职简历都语句不通,漏洞百出,谁敢聘请你呢?你去教书也是误人子弟。
 
另外过去也没有所谓的教研活动,更没有教学比赛,现在流行的所谓教学比赛,我个人是越来越不感兴趣了。教学比赛是比什么呢?更多的是比老师的一些教学技巧而已,往往在教学比赛中获奖就成了优秀语文老师,就成了名教师。孔子就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什么教学比赛,他也不跟哪个老师去比教学技能,但他有弟子三千,国家栋梁七十二个。
 
台湾学者詹玉娟,研究清朝末年民国初期34位著名学者早期教育特点,她进行一个考察和分析,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34位学者都受过非常好的早期教育,其中大部分启蒙年龄在6岁以下,占到了61.7%,他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中国的古文经典,学习的方法是反复诵读,直到背诵。
 
由此可见,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成名,跟他们在恰当的年龄,运用恰当的方法,学习恰当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这三个恰当似乎可以给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一些重大的启示。
 
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版块,一个是识字教学,一个是阅读教学。这两个版块非常重要,这两个版块的理想教学境界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识字教学。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步。然而,识字难的这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教育界几十年,但是大家知道吗?中国几千年的经典教育从来就没出现过所谓的识字难的问题,同样是教小朋友认识汉字,为什么古时候和现在会截然不同呢?我们不妨把古今识字的情况做一个对比,也许会对当今的识字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我们来看看识字教学的对比:
 
一、识 字年龄不同古代孩童初入蒙学的年龄一般为3-6岁,现代中国人大部分是满6岁以后才开始识字。
 
历代名人都是早期就开始识字的,李白三岁开始识字,杜甫四岁开始识字,白居易四岁识字。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不识字,或是识字数量很少,许多幼儿园宁可让孩子们认英语单词,也不让孩子认识汉字。
 
现在中国人大部分是满六岁上小学后才开始识字,古代一年左右认识两三千个汉字,现在小学生识字的水平延迟到小学六年才认识两千五百个汉字,识字的效率相差六倍。钱穆先生批评新式的语文教材是乌龟教材,我们的孩子认字速度本来可以像奔驰宝马一样快,一年就可以认识两三千个汉字,我们却人为地让他们像乌龟一样慢慢爬,就这样把孩子慢慢教笨了。
 
二、识字教材不同:古代有三百千等识字教材,且教材全是汉字,没有图。孩子一入学上的就是识字课。现代无专门识字教材,也没有专门的识字课,主要通过语文课本来识字,且课本中是看图识字。
 
实际上古人深知汉字是象形文字,文字本来就是图形,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越是笔画越多的汉字孩子越容易认识。古人编排识字教材,觉得没必要配图。而现在的看图识字教材导致孩子有图就能认识字,离开了图就认不出这个字。原因在于儿童对于图形产生了依赖性,既看图又识字,图形对于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反而产生干扰。
 
三、识字方法不同:古人识字方法基本上只有一种——韵语识字,绝大部分是四字为一句。古人认识到汉字在声音方面的特点就是一个汉字一个音,每个音都有一个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儿童记忆。
 
儿童先是把一本上千字的识字教材背的滚瓜烂熟,比如把千字文背的滚瓜烂熟,先从整体上输入感知,再稍加训练,比如说把千字文一千多个汉字做成字卡,既可以单个指认,也可以整体认读。这样的识字方法相当的高明,也非常符合儿童识字的特点,儿童识起字来就显得非常容易和轻松。这就是为什么古人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集中认识几千个汉字,很快就能过识字关的重要原因。

现代的语文教学在抛弃了韵语识字教材的同时,也让这种高效的识字方法消失掉了,对于中国语文教学来说,这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尽管当今的识字方法,流派众多,有三十多个流派,但其中有一个流派却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把两千多个汉字分散在十二册三十多万字的小学语文课本里,遵循的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这种识字方法在几十年来识字效率低下的现状看来,显然是有问题的,对儿童来说也是违背其认知规律的。运用一种不完善的方法来施教几十年,这种以牺牲几代人的成长代价来获得的教训,我认为是非常沉痛的。这难道不是我们识字教育的悲哀吗?我们放着老祖宗的方法不用,我们自己非要编出这样一个方法出来,所以才出现了识字难的问题,而多年以来识字难成了中国语文教育的拦路虎,这个问题几十年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了我们几代人语文素质的提高。
 
识字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哪里?识字教学的理想境界在哪里?
 
现在的统编语文教材虽然增加了古诗词的含量,但是教材中的识字部分依旧采用的还是几十年以来一贯使用的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这样的教材体系下老师们就很难找到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来应对,不得已就还是沿用这种方法,所以识字难阅读晚就成了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由此可见,识字教学的理想境界必须从识字教材和方法上进行根本的变革,并且在识字的年龄上要适当提前。
 
崔峦先生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提前识字,早认多识。他说要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于游戏之余,利用高质量的韵语启蒙读物,用一年左右时间,在读读背背中,认识2000个左右常用字,只认不写。这样,小学生一入学便可利用汉字阅读,在阅读和生活中巩固已识汉字,增识更多汉字。
 
这是崔峦先生所认为的识字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我所认同的。现在的一些幼儿园也有很多直接诵读三百千,或是直接诵读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庄子等,一年之内认识2000多个汉字的大有人在。
 
退一步说,幼儿园不识字,从一年级开始,也要开始专门的识字课程,利用一年的时间,采用诵读经典来识字的方式,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完成小学六年的识字任务。也就是在一年级结束前完成认识2500个汉字,是可以完全实现的,并不需要用六年的时间。
 
通过诵读经典的方式来识字,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运用这样的识字方法,在幼儿园期间就可以完成应有的识字量,所有的一年级入学的儿童就可以进入轻松阅读的状态,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解决当今汉语难学汉字难教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
 
这样早期识字的孩子,学语文基本不需要老师教,自己就会了,我们每年都会对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每一个学生进行识字量的测试,就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凡是在幼儿园识字的孩子升入小学后,成绩一般都比较好。识字越多的成绩就越好,很多成绩不好的小学生都是在幼儿园期间没有识字或是识字量很少的,到了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考试就成为差生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呢?很多字都不认识。
 
也有一些幼儿园的幼教专家和老师说,那些识字早的孩子也有问题,到了小学就不爱学习了,因为他们早就会了,上课就不专心听讲了,到了二三年级成绩就变差了,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哪一个幼教专家能举出一个真实的例子,孩子不专心听讲是因为识字的?谁能举出一个例子,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因为在幼儿园提前识字了呢?我保证,没有一个人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证明六岁以前识字是导致成绩差的原因。反而,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包括很多的名人,都是早期识字提前阅读,最终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的名人,实在是太多了。我认为理想的识字境界就是要早认,提前识字,大量识字,集中识字。
 
语文教学的第二个版块,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至少存在三个问题:
 
一、起步太晚。一般说来,一个人要达到自由阅读的状态,至少要掌握2500-3000个汉字,但是由于我们识字教育滞后,导致我们的孩子到了六年级还在认生字,还不能自由阅读,甚至到了初中高中还在认生字。这显然太晚了。
 
人们经过对众多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以及众多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少年大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早读,他们中98%都是早读者,他们并非是因为天才而早读,而是因为早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育,智商提高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造就了所谓的神童。
 
其实神童并不神,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及早让孩子多认识了一些汉字,他们就表现得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喜欢阅读,而喜欢阅读的孩子往往成绩都比较好,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欢阅读,只喜欢看电视,玩手机。现在的儿童由于阅读起步太晚,该阅读的时候不能自由阅读,导致大多数孩子小学毕业了,依然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读书的欲望就不强,甚至不喜欢阅读的大有人在。
 
二、起点太低。几十年来我们小学语文教材,几十万字的内容都过于浅白,量少,这当中小猫小狗的内容太多,而智慧含量太低,深刻优美的经典内容太少。不客气地说,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除了最终认识了2500多个汉字,很多人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而一些古人读书才几年却可以达到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因为小学语文课本的起点太低,使得这些孩子辛辛苦苦学了六年还是胸无点墨,大脑空空,看不到任何读书人的气质,这实在是太对不起我们的孩子了。
 
虽然语文教学改革也增加了很多优秀的课外诗文的读物,但是由于教学模式没有加以改革,光是教学已经让老师和家长们焦头烂额,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课外读物。所以很多学校和老师没办法去推荐这些优秀诗文的课外读物,或者推荐了,但是很多优秀诗文的诵读要求都没有落到实处。
 
三、方法不当。中国古人是不需要花那么多的精力去研究语文教育方法的,五四以前的中国教育史上从来就没有专职的语文教育专家、语文教研员,历代读书人的主要方法就是背诵和感悟,再由老师开讲。
 
而五四以后,我们放弃了这些传统的读书方法,把自认为的西方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所以几十年来,众多的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以及特级老师等等,终其一生投入到语文教研与教学当中,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标签一大堆,什么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还有六步教学法、三主四式教学法、立体教学法等等。
 
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校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也都是在学语文,课业负担也实在是不轻,然而为什么还是学不好?当初吕叔湘先生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用了2700多个课时来学习自己的母语,但是为什么大多数都不过关呢?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背离了中国的优秀传统,采用了西方科学主义的方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讲深讲透,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学生用于读诵和感悟的时间太少,一节课下来,平均每个孩子读书和背诵的时间太少太少了,这种讲解过多而读诵太少的方式,走的是理科化的路子,违背了语文教育的规律,是不符合语文的学科性质的。
 
在新课程改革之初,语文阅读教育改革更加是热闹非凡,什么小组合作,探究研讨,质疑问难一哄而上,各种图片声像甚至电脑也搬进了课堂,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在各级教学公开课比赛课当中,语文教师往往使出浑身解数,你方唱罢我登场,课堂上花样百出,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奇观,等到发现了弊端之后,一些语文教育专家不得不提出一个观点: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句话当成一句口号提出来了。
 
但是如何简单教语文,专家们也提不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出来,而实际上语文的阅读教学公开课基本上是围着一大帮语文教育专家的指挥棒在转的。
 
记得当年我当语文教研员的时候,每两年都会参加一次全国小语会举办的所谓的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后来不叫大赛,叫观摩活动,其实换汤不换药,就是比赛。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每个省选出一个优秀的代表来参加比赛,每次比赛之后总有一两个专家出来总结,由于这些专家位高权重,他们说的话往往被作为之后语文教改的方向。
 
殊不知,其实绝大部分公开课,比赛课,根本就不是平时的常态课,专家们听到的课基本是经过老师精心准备,细细把玩,反复推敲之后的一种作秀课。平时上课根本不是这样上,老师们也根本没有精力来按照公开课比赛课的方式来上每一堂语文课,所以专家们的意见对于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根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很多时候只是作为下一次公开课比赛课的参考意见而已,也是作为基层语文教研员评课或指导的标准罢了。所以一线的语文老师就把握了这样的潜规则——专家说专家的,平常我怎么教学还是怎么教学。
 
我自己当了八年语文教研员,常常要参与听课和评课,老师们在课堂上看起来时间精力花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板书设计很精致,课堂讨论很热闹,然而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望而生畏。
 
平时的语文课也是效率不高,方法不当,最终这么多年去了还是出现吕叔湘先生说的怪事,即从小学到中学,用了2700多个课时来学习自己的母语,最终大多数都过不了关。我自己在语文教研的路上探索了八年,几乎没有什么成效,没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我们依然坚持这样一种语文教学的话,无论是什么语文老师,哪怕是全中国最著名的语文特级老师,用语文课本来讲深讲透,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是没有出路的。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个口号的提出,其实是有利于语文阅读的教学返璞归真的。但就目前阅读教学的状况来看,是很难实现这一理想境界的,不改变目前语文阅读的教材和方法,阅读教学就没办法简单,就是一句口号而已,学生的发展也是一句空话。况且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不是凭那一节课就可以提高的,而是要从孩子整个阅读的年龄、内容和方法去综合考虑。
 
传统读经教育中没有严格的课时概念,学习的时间相对自由,更没有当今的教学比赛和教学观摩,也没有那么多的学科竞赛和课业负担,每一个地方都是遵从同样简单的方法去教学,却能够实现大部分儿童读写能力的提高。传统读经教育的宝贵经验还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借鉴吗?
 
前面我们讲到儿童早期识字的意义非常重大,儿童识字晚就会拉阅读的后腿,阅读老大难的问题又拉了作文的后腿。如果我们的儿童能够在上小学前就完成识字的问题,小学二三年级就可以实现大量阅读,而不是像现在二三年级还在识字。
 
对于阅读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已经有识字基础的儿童应该阅读什么内容的问题。现阶段的语文课本显然是不能满足一个提早识字的孩子的精神需求的,所以有经验的一线语文老师,往往都会发现:每个班上都有一些识字量大,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每学期新发下来的语文课本,他们往往两三天就读完了,基本上不需要老师再去花一个学期大量讲解。
 
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如果全班儿童大部分是大量识字的儿童,语文课其实就完全不需要教了,学生自学就会了。只要我们改变儿童早期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让儿童早期识字、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几十年来所带来的识字阅读的少慢差费这样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既然儿童可以自学语文课本,我们的课堂上应该教给儿童什么样的内容来满足儿童的精神成长的需求呢?学学阿博老师吧,漯河实验二小的语文老师阿博老师,他用四天就教孩子学完一册语文课本,其余时间大量阅读和背诵各种经典,这是我认为的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路好走。因为两千多年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就是通过大量诵读经典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才能解决当今儿童阅读难的问题。所以最近几十年来,我们敬爱的王教授倡导儿童读经教育的基本理念,发起了儿童读经运动,因其参与者之众,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实这一举措就是遵从了传统读经教育的三个恰当,在恰当的年龄(十三岁之前,甚至越早越好),用恰当的方法(背诵为主),学习恰当的内容(人类最有价值的经典之作)。
 
这一举措是符合儿童的天性的,广大的实践已经证明其简单易行而成效深远,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王教授认为: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诸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都具有优雅高尚的情怀与开朗含宏的气象,从小诵读经典名篇名著,对一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好学精进精神的培养,以及人格智能的培育,都是具有十分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所以现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么多学校都在诵读经典,成效之良好,往往出乎老师和家长的意料。王财贵教授对经典诵读的推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功德无量。
 
经典诵读有一个明显的功效,就是可以促进儿童轻松学好文言文,千百年来无不如此。当年我们的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之后初中老师给我们反馈说,你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太棒了,他们学文言文几乎不用教,这是初中老师反馈的信息。
 
是的,一个在小学阶段饱读经典的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学那么一点文言文还不是小菜一碟吗?我们知道,这些经史子集,一切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的文献,几乎都是文言文,如果一个人读不懂文言文,就意味着他无法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五四以来倡导白话文运动以来,大部分中国人逐渐丧失了文言文的解读能力,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要想恢复国民对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必须从小大量诵读经典开始,经典的内容必须回到语文教材中来。而现行的语文教材,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放在课外供儿童自由阅读。
 
我们的实践证明,经过大量诵读经典的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阅读的能力提高了,他阅读的速度和数量又可以提高,从而进一步增进理解能力,儿童阅读会进入一个越读越快,越读越多,甚至手不释卷乐在其中的阅读的良性循环。一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样养成了,这样的语文教育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全国的儿童都这样学语文,小学六年之内能够背诵十万字以上的经典,而且能够读破几百本课外书,老师们的教学能不轻松吗?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折腾吗?有这么大的阅读量,还怕学生写不好作文吗?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作文是不需要花那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教的。


而大凡开口大量读经的孩子,大多数都口齿伶俐,能力强的说话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样的孩子还需要开设一个课程,叫做口语交际课吗?还需要开设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来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吗?根本就不需要。话又说回来,这个口语交际课,我在当语文教研员的时候就发现,除了公开课,几乎没有多少老师会在自己的课堂认真备课认真上一节口语交际课的,都是随便一上。我在这里讲的都是大实话。
 
中国历史上口才好的读书人太多了,口才特别好的叫做纵横家,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为什么读经可以锻炼口才呢?为什么读经可以让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这么强呢?
 
诵读经典锻炼口舌的能力,从小口齿伶俐。诵读的是经典,从小就满腹经纶,说起话来引经据典,能言善辩。当年我们学校的学生为什么会被深圳的名教师表扬呢?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他们回答问题的语言能力,真的是太棒了!一个班级竟然有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滔滔不绝。还有我们的孩子参加主持人大赛,全镇最佳主持人,我们一所学校就占了四个,有的学校一个都没有。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品德教育的理想境界。



05 品德教育的理想境界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中国古人是非常注重儿童的品德教育,而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我们不可能对传统的德育方法盲目崇拜,也不可能把传统的德育方法照搬过来。
 
但是如何传承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呢?做到古为今用,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深远的命题。中国传统的蒙学教育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但是却十分崇尚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至上的价值取向下,历朝历代都把道德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也提出了要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要立德树人,在中小学开设有专门的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主渠道,但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教育远离了生活,远离了现实,人们不得不面对德育成效不高,学生道德水准下降的现实。而传统教育的德育内容,大多体现在哪里呢?都体现在经典的读本中,当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经典读本时,也把传统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一并抛弃了。
 
所以几十年来,国人狂批传统道德,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空洞的虚浮的德育教育。这样做的恶果是什么呢?学生只读书不明理,品德日益低落,许多学生不尊重师长,不关心他人,自私冷漠,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道德理想,许多新一代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存在。
 
而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小学德育内容得到了调整和充实,力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小到洒扫应对进退日常行为规范,大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法制,地理环境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些教育都一股脑地推给了中小学生,表面上内容相当全面,但教育的目的却很难达到,这种一锅煮的德育教育并没有抓住德育的根本。
 
面对当前德育的困境,现在全国相当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却以古代蒙学的读本,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传统启蒙教育的教材作为德育教育的教材,我自己在学校推广读经的时候,就特别注重让孩子学学三字经,弟子规,特别是弟子规,但我们强调弟子规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做的,用来力行的。光读会背没有用,要做到,所以我们借鉴了古代蒙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在教育学生基本的洒扫应对进退的同时,抓住了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孝亲尊师,进而延伸到社会公德教育,它所产生的效果非常的理想。
 
所以理想的德育教育的境界,首先第一点要抓住孝亲尊师这个根本。实际上教育孩子洒扫应对进退,过去和现在内容都差不多,但是传统的德行教育,它的高明之处,就是牢牢抓住了孝亲尊师这一根本。
 
三字经上说,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弟子规上更多,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假如当今的儿童教育也像古代一样,从孝亲尊师这一根本入手,相信很多的德育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过去用孝道来教化万民,往往家风敦厚,对社会和谐起到一定的作用。周朝以孝治天下,所以能享国八百年。
 
自古以来,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善皆开。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有孝心,一个孩子有孝心,他一定会设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不会轻易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不会去跳楼去自杀,因为他知道身有伤贻亲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他在德行上也不容易出问题,因为他知道,德有伤,贻亲羞。
 
一个人的爱心往往是先从爱他的家庭,爱他的父母开始养成的,所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这是有本末有次第的,不能倒置。试想一个连生他养他对他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国家爱社会爱集体?
 
《吕氏春秋》说到: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中国过去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尊师往往是和孝亲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孩子做到了孝亲,就会听从父母的教导去尊师,而一个做到了尊师的孩子,就会听从老师的教导和教诲去孝亲。而孝亲尊师做到了,就会进一步延伸到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关爱国家。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是孝亲尊师的典范,凡是不孝亲尊师的人,最后都很难成功。由于历史的原因,孝亲尊师这一优良的中国传统美德没有较好的传承下来,人们甚至批评古人的孝为愚孝,老师被称为臭老九,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直到现今还在延续。我们今天翻看报纸杂志,打开网络,不赡养父母,虐待父母杀父杀母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还有逃学厌学,不尊重老师,侮辱谩骂殴打老师,甚至把老师杀害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背后所显露出来的教育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当今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有没有孝亲尊师呢?有,孝亲尊师在当今德育教育的教材中也是有所提到的,但是我们没有把它作为德行教育的根本,这也是导致当今的德育教育做得不扎实,实效性不高,成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
 
因此,当今中小学德育教育无论如何改革,孝亲尊师这一根本都是绕不过去的,如果抓不住这一根本,德育工作花再大的力气,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第二点,德育教育还必须有经典内容的熏陶,才能产生实际的理想的效果。现在的学校有专门的品德课程,以课堂讲述方式为主渠道来教品德,学生德育的知识确实掌握了不少,但是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在哪里呢?
 
反观中国的传统教育,并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来教孩子德行,因为古人深知德行是不能用教授文化课的知识传授的方式来教的,德行是长期文化浸润熏陶的结果。所以,古人不专门教德行。绝大多数读书人只要读过几年老书古书,他的德行素质就很不一般。所以说与经典同行,就是与圣贤为友。古人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古人是用蒙学经典教材来规定儿童生活中的具体的行为规范,实际生活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比如宋代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清代的弟子规,所有的蒙学教材,所要遵守的规范都来自于生活。这些规范用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体现,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记在心上,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古人的高明之处,用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让孩子记忆深刻,并逐渐内化。
 
现在我们有中小学生守则,有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作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准则,写的很清楚,但是文字却没那么优美,缺少古文的韵律美,所以显得枯燥不生动,不适合儿童去记诵,读起来像简单说教。尽管各个班级都将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张贴在班级墙上公告栏等等,但是孩子们往往视而不见形同虚设,所以也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这些守则规范都说些什么呢?估计没有哪个孩子哪个老师可以一下子完整地说出来。
 
但是,假如学校开展经典教育,很多孩子和老师都能将弟子规完整地说出来。通过诵读中华经典,通过耳濡目染,通过熏陶感染,来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是最理想的德育教育。传统的读经教育,让孩子们诵读的往往都是一流的典籍,这些一流的典籍可谓是字字珠玑篇篇精彩,它涵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真谛。
 
同样一个道理,古人是通过圣贤的经典来教化的,接受的是圣贤的教诲。而今人却是通过一般的品德教育的教材,大多是普罗大众的说教,一个是圣人之言,一个是普通大众甚至是三姑六婆之口的传言,所起的效果当然会有天壤之别。
 
所以儿童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他把圣贤之道存在脑海,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就会发现,原来圣贤的经典是人生的导航,它可以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当人生出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他就可以信手拈来圣贤的智慧,做到合理的应对。
 
所以古人的经验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了,但是毕竟时代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照套古人的做法,然而要想真正提高当今儿童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要借鉴古人合理的方面,让教育重回经典,用古圣先贤之教陶冶我们的下一代,为新时代培养有理想,有情操,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打下根基。
 



05 家庭教育的理想境界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的教育,在童蒙教育阶段,基本上以私学形式存在,私学主要是由家庭来承担。所谓的家族教育或是私塾教育,大多数是由父母亲自教,或是由父母出钱聘请老师到家中来教,中国传统的童蒙教育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家庭教育史。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所以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历代的人才也大多受益于家庭教育。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客观地说,当今有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显得十分薄弱,在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方法上,远不如古人。而在当今学校教育日显弊端之际,我们来反思古人家庭教育的宝贵经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我们翻开中国教育史,的确,历代朝廷几乎没有花多少精力去开办童蒙教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在过去,朝廷几乎不投入经费和师资来搞童蒙教育。这样的基础教育童蒙教育的任务基本上都由天下的父母来承担和完成。
 
而今天同样年龄段的教育,各级政府为了办好这一类的教育,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有些地方还因为教育经费的不足而烦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些贫困地区还经常拖欠教师的工资,带来不少的社会问题。
 
在一些大中城市,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一些名牌幼儿园名牌中小学也是大费周折,甚至不惜重金而前往。我们放眼历史长河,历代朝廷都没有去抓义务教育,但是天下许多的父母都在自动自发地为子女的教育尽职尽责,而且所带来的成就都非常高。今天的大多数父母却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有少部分父母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所以近年来家庭教育成功的个案也是逐年见诸报端,湖北公安县有个小朋友,八岁就没有读书了,在家中由父亲亲自辅导,十三岁时以628分的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湖南益阳有一个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时是倒数第一的差生,而且不喜欢学习,被父母接回家自行辅导,三年之后,他就以544分的高分,被中南民族学院录取。2007年7月,13的山西少年孙天昌,以超过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5分的成绩,659分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孙天昌是他的爷爷奶奶教的。
 
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人们在惊叹之余,往往把这些孩子称为神童,但却很少人去思考,这只不过是家庭教育的成果而已。更何况这样的孩子在古代甚至更多,古代十三四岁的孩子,在接受了几年家庭教育之后去参加科举考试,能中举人进士的数不胜数。这些人往往考中之后直接被派去做地方官员,十几岁二十几岁当县长的都有。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能当县长吗,三十几岁还被称为男孩女孩,显得很不成熟,不用说当县长了,当个村长都是天方夜谭。
 
当今时代,我们的家庭教育该怎么办,我们的家长该如何承担起家庭教育呢?我们知道,当今学校教育是有缺陷的,所以全世界都在进行教育改革,然而学校的教育改革不可能有那么快,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今我们国家的一些课程改革,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改了十九年了,问题还是很多,效果也还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和困难恰恰是需要我们去正视和解决的,作为国家和社会,只能在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和推广中去等待问题的解决,国家可以等,社会可以等,但是作为孩子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家长,你是不能等待的。
 
当年宋庆龄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宋庆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全世界都要重视儿童教育而发出的呼吁,但我认为这句话对于天下父母的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当今时代,家长们不可能因为对学校教育不满而把孩子全部领回家自己教,绝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在体制学校接受教育的。但是三字经上说,子不教父子过,可见古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古人也常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儿童启蒙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不可能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托付于学校和老师,在学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同时做好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们最好的选择。我认为古代关于家庭教育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大家参考和借鉴:
 
一、抓紧时机,及早施教。越早越好,早到胎教。西方科学研究也表明,胎教是非常重要的,从怀孕那一刻起,就要给胎儿丰富优美的信息刺激,中英文经典诵读的声音,中西古典音乐的声音都是最好的胎教。
 
俗话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指的就是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早及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就及其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他所做的颜氏家训对当今家庭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颜之推认为,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必须抓紧时机及早施教方能健康成长,除了洒扫应对进退。颜之推让孩子两三岁就开始读书识字,所以当今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认识。但是婴幼儿教育的内容却不为人所重视,除了行为习惯的训练取得了共识之外,大部分家长几乎不知道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所以王财贵教授提出让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诵读经典,这其实是遵从了古代书香门第的做法。
 
许多人可能认为,孩子那么小懂什么?其实这只是成人的观点,初生牛犊不怕虎,婴幼儿的潜能往往超出我们大人的想象。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从零岁就开始了,1-2岁就有显著的发展,3-6岁发展地更为迅速,让宝宝读经正是利用他们记忆的黄金时期去记忆一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真正实施了这种教育的家长就会发现,读书背书是幼儿的拿手好戏,是幼儿的自然喜好,家长不准备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经典之作让孩子去读去背,孩子只好去背儿歌和广告词。
 
二、严慈相济,不宠不娇。中国古代是严父慈母,可见严与慈是中国古代父母对子女的两种最基本的态度,并且成为一个教育传统传承下来。当然古代父母生儿育女不只一个,不容易娇宠子女,现在的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往往当成心肝宝贝百般娇宠,独生子女时代能做到严慈相济的家庭真的是不多的。
 
我们放眼望去,相当多的父母都在溺爱娇宠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来娇惯。有人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十个里面就有七八个脾气不好,性格暴躁,自私懒惰的缺陷在不同程度地出现。这里面有社会因素,但更多的是和家长的施教有关。
 
所以年轻一代的家长对中国的传统知之甚少,一般人是以西方的教育理念,与孩子以朋友相待的观念实行家庭教育。西方所谓的父母与子女平等,只是人格上的平等。西方自古就缺乏系统的孝道观念,在一些西方家庭,孩子是可以直呼父母的姓名的,父母是没有什么威严的,所以只能提出平等相处,以友相待才能比较融洽。
 
西方在强调民主平等的同时,也非常强调感恩,西方国家有专门的父亲节母亲节来感恩父母,虽然表面上父母和子女是朋友关系平等关系,但在感情上和内心深处子女依然懂得感恩父母孝顺父母,甚至西方现在一些家庭的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做得比我们还要好,可惜我们很多人对西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十分狭隘地理解西方父母与子女所谓的平等,是朋友关系。
 
一些教育专家也在告诫年轻的父母们要放下权威,要与孩子平等相处,与孩子做朋友。于是我们的父母们照做了,对孩子不再严加管教,跟孩子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结果呢,没想到,孩子就爬到父母的头上了,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稍加管教,逆反心理就出现了,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如今,孩子的逆反心理已经成为中国父母们的一大困扰,有些人甚至还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是很正常的。
 
其实,逆反心理这个词来自西方,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逆反心理这样的说法,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教育子女要严格,特别是早期教育,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就要严慈相济,所谓父慈子孝,从小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亲情,对父母孝敬都来不及,哪里还有逆反心理。即使与父母有不同意见,也不会当面顶撞,而是和颜悦色地规劝,正如弟子规里面所说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古人的这些做法,很显然是值得我们去效法的。
 
三、夫妻配合,循循善诱。中庸中说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古时候非常重视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好了,家庭就和谐,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所以古人强调,夫妇是有别的,责任不同,古时候,是男主外,女主内。主外就是在外面工作,负责一家的经济和生活,主内,就是在家,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负责家庭教育。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都在幼年时期接受过母亲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说中国古人这种夫妻分工,职责分明非常符合人类的性别特点,有利于夫妻彼此互相扶持,感恩,促使家庭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回到古代。现在的夫妻双方都要工作,这样一来,家庭的职责就不太分明,夫妻之间就会因为家庭的琐事发生争执和冲突,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让很多家庭无法承担。但是,古人的做法依然值得现在的家庭参考,夫妻共同组建一个家庭要懂得取舍,不能光是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夫妻之间要有共识,要把孩子的教育摆在第一位,家庭当中头等大事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家庭教育应当由父母来做主,而不能简单交给代理父母了事。
 
从怀胎十月到孩子出生,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做好早期教育。要知道,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人处世的态度,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等,都是从幼儿时期日积月累培养起来的,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种滴水穿石的功夫必须依赖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循循善诱的教导才能做好。当然,作为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自身也要努力学习,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孩子做好各方面的榜样。
 


06 书香校园行动




回到今天的主题,即建设书香校园和再造书香门第。关于建设书香校园,其实是不应该提出的一个命题,因为学校是读书的地方,本来就应该有书香,但为什么还要提建设书香校园呢?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们现在的校园,不要说读经典,就连普通的课外读物,都读的不够。
 
我小时候的乡村小学就没有一本课外书,除了课本。我现在也见过一些民办学校,学生几千人一所,整个学校就没几本书,学校没有图书室,没有图书管理员,即便有图书室也常年不开放,班级上仅有的图书角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学生除了学那几本教科书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书可以读了,学校也不怎么开展读书活动,这样的校园怎么称得上是书香校园呢?
 
讲到书香两个字,前面我们提过,芸香草,它就是为了用来珍藏经典的,所以真正的书香校园就是读经典的校园,如果一所学校不读经典,哪怕他有再多的书,哪怕他搞再多的读书活动,在我看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它必须要有朗朗的经典诵读声,经典诵读必须进课堂,学校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幸来读经典,接受经典的熏陶,这是书香校园的必备条件。否则,仅仅是读一读绘本,读一读漫画,读一读故事书,那算什么书香校园?
 
经典诵读进课堂,这是体制学校读经的主阵地,我认为值得大家学习的就像阿博老师那样的老师,那是真正的明师,明白的明。也许大部分的语文老师做不到四天让孩子学完一本语文课本,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老师可以做到半个学期,乃至一个月让孩子学完的,只是你敢不敢,你愿不愿意去做?
 
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我的影响下,在自己班级悄悄开展读经教育,为什么悄悄开展呢?因为他的校长和他的主任不太支持经典教育,他们也不了解经典教育。但这个老师长期以来和我在一起交流,他非常认同经典教育,他就在自己的班级悄悄开展经典教育,他每节语文课用十分钟来学语文课本,三十分钟读经典,甚至上课前预备铃响到正式上课的这一两分钟他都拿出来读古诗词,加起来有三十一二分钟的时间都在读经典和古诗词,到期末考试前,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和备考,他班上的成绩照样很好。他虽然不像阿博老师那样每年考第一,他的成绩也还能排在中上。想想看,他每节课只用十分钟都能排在中上,别的班级用四十分钟满堂灌,还要补课,课后作业还有一大堆,但是他只用十分钟上语文课,其余时间读经典,他的成绩照样非常的好,所以他是全校最轻松的语文老师。
 
除了经典诵读进课堂之外,我本人在推广读经的过程中曾经成功地策划了几个很有意思的活动,我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下午四点半课后读经班,不是社会培训机构在学校以外举办的课外读经班,而是体制学校内的课后读经班,阿博老师称之为课后读经小灶,我称之为课后读经班和课后读经社团。这个课后读经班主要是针对体制内经典诵读时间少,不好安排课时的现状,很多学校他想开展经典诵读,但是他的课时已经安排得满满的,为什么很多校长和老师他们的经典诵读推动不起来,你去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就说没时间读,从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的,不是不想让学生读,而是实在找不出时间读。怎么办?所以我们就给这样的学校安排在课后读经,这样的安排是有文件的支持的。
 
教育部颁布了一个文件,关于做好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非常重要,就是要求各学校要合理利用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时间段,一般是放学之后,有的学校是三点半放学,有的四点,这个时间段到六点就可以开展经典诵读,让一部分孩子先读起来,读经一小时,受益一辈子。
 
我在广州和东莞做了四所学校,总共有三百多名孩子自愿报名课后读经,事实上这四所学校是没有开展全校读经教育的,甚至有一所学校他的校长,我都没有跟他打过任何的交道,他的学校有一百多名学生自愿报读课后读经班。这个读经班是可以收费的,由第三方课后服务机构来收费。不是读经班本身要收费,而是课后服务机构要收费,所有的项目,比如书法、武术、足球、跆拳道、街舞等等都要收费的,只要报名其中一个项目都要收费的,而读经班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项目而已。当然,这一点,各地政策不同,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我们每个孩子收费是一节课四十到六十元,我们没想到,这四所学校其中的三所,读经班的报名人数是最多的,其他的舞蹈、二胡、古筝统统都没有读经班报名人数多。所以这个形式非常好,既可以把读经诵读推广起来,我们读经教育的推广者和老师也可以获得一些课酬和相应的回报。我目前也在致力于让更多的学校开展课后读经,我在这里也推荐给大家,大家想知道具体操作也可以一同来交流。
 
另外一个就是学困生的读经班,这是我曾经做过的一个比较好的实验。我当年把小学一二年级八个班,每个班抽两个或三个,一共二十个左右的孩子组成一个读经班,每周两次课,利用社团形式或课后读经的方式来组织孩子们读经,这二十个孩子都是各个班级成绩倒数一二名的学生,读了一年之后,这些孩子进步神速,成绩提升也很快。
 
这个实验表明,低年级的孩子成绩不好是有的救的,怎么挽救,让他们读经吧,读经堪比灵丹妙药,如果一所学校想转化这些学困生,组织他们读经就是一个相当好的方式。
 
亲子读书会。一般是利用周末,组织亲子到学校来读经,一般的学校不愿意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其实这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可以做的很大,前提是你要把家长培训好,让家长充分认识读经,否则也做不好。参加的家长会很少,所以要不断地给家长宣导,有人组织有人策划,活动就能做好,我曾经做过的亲子读经活动,一次活动就有超过五百人参加,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当然根据实际,也不一定要组织这么多人参加,也不一定要回到学校来,可以在小区内,也可以在自己家中,少则几个家庭,多则十来个家庭,也是可以组织读书会的。
 
读经夏令营和冬令营。事实上,学校组织读经夏令营和冬令营,国家是有相关文件支持的。一个是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一句话:积极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也提到: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夏令营活动。所以夏令营是有文件支持的,我们就可以大胆放心去实施。当然,学校是没有收费资格的,要通过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
 

我从2018年开始,创建了书香少年相约岭南读经夏令营,目前已经趋于成熟。我们是利用漫长的寒暑假时间,组织体制内的学生诵读经典,让孩子们渡过一个充实和富有意义的寒暑假。一般暑假举办两期,每期21天,寒假举办一期,每期12天。
 
读经夏令营冬令营就是体制内集中老实大量读经的最佳时期,很多孩子从此爱上读经,成为品学兼优的书香少年,这是千万家庭和体制内学生的刚需,参加一次相当于多上了一年或是两年的语文课。所以我们每次夏冬令营都是采取集中特训的方式,组织孩子们老实大量诵读国学经典,所以孩子们在夏令营上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起来滚花烂熟,他们争先恐后去排队去包本去背诵去录像,每一个孩子通过之后的心情绝对要比平时考试一百分还要兴奋还要激动。
 
读经夏冬令营可以见证老实大量读经的奇迹,见证国学经典的巨大魅力,见证孩子们的巨大成长,见证孩子们那种你追我赶,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勇气,孩子们其实是非常喜欢读经,喜欢包本背诵,每次夏令营还没有结束,就有很多孩子咨询冬令营什么时候开始,这真的是读经教育所带来的奇迹啊。
 
如果我们是一名普通孩子的家长,我们当然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这样做,或者至少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是这样做的。但是往往很难,目前全国开展经典诵读的学校逐渐在增多,但所占比例还不多,很大部分学校仍然没有涉及到经典教育,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只有等待吗?前面已经说过宋庆龄说的话,我们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孩子的教育不可以等,你等到了学校开展读经教育的那一天,孩子说不定已经老了。所以我们不能只是指望学校,当学校教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的时候,甚至当学校的教育令我们失望的时候,我们只能从家庭教育出发,立足于自己的家庭,自求多福。
 


07 再造书香门第




作为家庭,就要弘扬古人的家学传统,把家庭当成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再造书香门第。我们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关于书香门第的建设,我常常倡导孩子的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普通家长是改变不了学校的,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家庭,我们家里的客厅,书房,乃至于卧室都要精心地设计,客厅的设计要有文化氛围,不要光是娱乐休闲唱K看电视,要设计成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氛围,要把客厅设计成家庭教育的教室。书房就像家庭中的小小图书馆,书房一定要有书,教材就是经典,家长就是老师,也就是说,学校的经典教育加上家庭的经典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最完美的经典教育。
 
如果学校暂时没有开展经典教育,家长就必须承担起这样的职责,自己来当老师,自己教。我们有一个读经夏令营的学生,他的学校是没有开展经典诵读的,孩子的母亲除了把孩子送到夏令营之外,每天都在家陪伴孩子读经典,孩子每天坚持读经坚持打卡,这个孩子从一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慢慢逐渐转变为一个好学的孩子。读经教育不仅改变了这个孩子,一定也会改变了这个家庭。相信他的未来一定是不可估量的,我也祝福他在读经的路上越走越稳健,前程似锦!
 
读经教育从学校讲到了家庭,谁来教我们的孩子读经呢?最后再提一下经典教学的师资问题。经典教学的老师过去被称为塾师,在过去有些家庭往往会不惜重金,从千里之外把塾师请到家中来教孩子。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弘扬,我们可以预见经典诵读在未来一定会是一个朝阳行业,教经典的老师一定会成为一个很热门又令人尊敬的老师,所以教经典的老师,你的前途会越来越光明,你一定会越老越有智慧,头发越白越值钱。就像我们尊敬的王财贵教授一样,即使满头白发,却是智慧超群。
 
那什么样的人可以当经典教育的老师呢,一般是学校的老师,但并不是学校的老师才可以教经典,家长也可以教经典,乃至于社会人士也完全可以。事实上在我推广经典这么多年以来,发现很多家长他们教得更好。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经典学得很好的孩子,也大都是家长教出来的。因为家长很纯洁,没有被污染,比较容易接受,一些体制学校的老师反而很难接受。
 
我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普通学校的老师反而更容易接受,而一些所谓的名教师反而很难。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那一套,很难转过弯来,他也不一定能明白读经的道理,有的即使明白他也不做,不过,一旦这些名教师或者特级教师他愿意去推广经典,那他的力量往往是很大很大的。


我认为经典教学他几乎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只要不是文盲,只要是认识中国汉字,只要有一颗中国心,人人都可以。当然你想真正成为一名明师,你必须不断地学习读经的理论,你最好参加道中书院的系统学习,至少学习六小篇和新四篇。
 
并且建议大家把王财贵教授的六五文集全部看完,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你。我的一位朋友,跟着我开展读经教育很多年了,虽然他的学生也读了很多的经典,但他感觉自己进步不大,我就推荐他买了一套六五文集,结果一年不到我跟他聊天的时候发现他几乎变了一个人,他说他六五文集看了一大半了,读书真的是变化气质啊!
 
所以读经教育虽然刚开始几乎是零门槛,但不等于你不需要学习,边读经边学习,边学习边教读经吧!你一定会比一般的老师更有智慧,甚至比那些名师更有智慧,更有眼光,更有情怀,更有使命,更有责任去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好,今天的分享就这里,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师友多多批评多多指正。谢谢各位!
 

整理:(道中宣导班学员)杨敏
编辑:(线上推广部)韦江玲
审核:(宣导中心)陈亿挺

相关文章链接

    1.道中书院·中小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校长教师培训往期信息汇总

    2.各地承办教育局下文件的校长论坛资料汇编

    3.一般学校转型读经,该如何推进?步骤如何?

    4.道中书院2020春季直播课程·“经典诵读”明师宣讲系列专栏(九讲十场汇总)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中小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校长教师培训往期信息汇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